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9月28日明哥派飯後感


:::童心看世界:::


港人經歷87枚催淚彈的洗禮後,也許在亂世中謹守崗位,就是對施暴者最有力的反抗。
...
剛過去的星期日(28/09),我們再次出動,到深水埗天橋底探望無家者,這次有大學生、在職者,還有兩位媽媽Yvonne與Carol。她們帶同8歲小朋友浠浠和彤彤參加,一行人推著百多個飯盒及水果,一路上,Yvonne先跟兒子說,要多觀察周圍環境,用心感受,如有甚麼想法可以在派飯後跟媽媽說。

她認為,放手給子女參與服務,才能讓他們認識身邊的環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派飯行動,浠浠和彤彤落力幫手,細心觀察無家者的生活環境,兩雙小手向他們捧過一個又一個的飯盒,展露微笑。行動快結束時,一班公公婆婆追上明哥大聲喝問︰「還有沒有飯?為何不給我們呢?」令明哥感到為難。

其實明哥已另外安排日子派飯,應付長者需要。對於長者的多次追問,或許很多人覺得長者貪得無厭,但小朋友看在眼裡,卻單純關心一班長者是否太過肚餓才如此鼓譟,想著日後可否跟長者傾偈探訪,並期待下一次的派飯服務。

每次行動,團體都收到家長查詢,究竟小朋友能否一起來派飯?這個當然可以,當危險、骯髒及不友善等深水埗基層形象,深深印在大眾腦海,有時用童心看世界,關心基層,你會發現他們從此不一樣。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6月派飯行動



每次行動都會和不同團體合作、而今次再有機會和一班八十後、九十後既青少年參與行動、最特別既服務象不只係一班露宿朋友、還有巳上樓既露宿朋友或者獨居長者、透過明哥一班有心人引領下、使我們有系統地進行上樓探訪。



大約二十幾人既隊伍、分成十小隊、有秩序地分發物資預參與者、派發時或者都會停下腳步與受助者交流、每一次交流相信都會另一番感受和得。



活動完結後、與一衆參與者分享感受、記得有位九十後話:可能佢地需要錢、但是希望得到社會既支持和關心!當我地上去探訪時、留意到服務對象家裏情況比較間陋、覺得要珍惜眼前所有!

希望以行動發放更多正能量,每人行前多一步,世界將會大不同。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5月17日派飯行動

我,是一個相信每一個下一秒都可能是可以改變人生的一秒。這可以是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畫面‥‥‥震撼著心靈。已經維持一年多的「明哥派飯」活動中,積夢的義工並不是天生有這種自覺得知深水埗、無家朋友的環境,而是我們都是被下一秒的人、事、物感動,由上一秒踏進下一秒。
上一秒,我還沒按下「參加」的按鈕支持「明哥派飯」活動。
下一秒,我按下了「參加」按鈕,自覺為自己本年多做了一樣有意義的事。
⋯⋯
上一秒,還沒到達橋底時,我正在幻想派飯的情況 :幾位義工推著一架載滿飯的手推車到四處到附近的天橋底尋找稀疏零落的無家朋友,再把飯送到他們手。
下一秒,沒想到震撼的畫面出現在面前 :一整列約80米無家朋友的「床」排列在街市旁。他們很瘦,很瘦‥‥‥
上一秒,我還沒坐下跟他們聊天,我想他們沒水沒電沒能力工作。
下一秒,我得知他們要走很遠才找到社工東哥的辦公室,喝幾杯水、充好電話的電,好讓散工的工頭找到他們上幾天班賺幾個錢。不是他們沒能力工作,只是工作賺回來的錢不夠他們租房住。不是他們沒有嘗試申請公屋,只是等了七、八年得到的結果也是等。
上一秒,我以為自己比他們富有,可以分享自己的東西給他們。
下一秒,他們把自己僅有的空間--床都分享予義工們坐,自己坐在地上。原來,他們比我們慷慨。
我們都很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成為動力讓你們下一秒決心一起來參加我們的義工行動,為無家朋友帶來更多溫暖和關懷。












By Judith
立刻行動、發放正能量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4月19日派飯後記




























 
坐在電腦面前看面書的你,可能也看過幾張非洲兒童的照片、希望用讚好「拯救」生命。如果,讚好真的能夠幫助別人,我願意不停的讚好。可惜的是,讚好並不能為一班在深水埗的無家朋友擋開狂風雷暴。
這次行動,是在豪雨和落雹後的一次。我們看見無家朋友都在住處上都加添了幾塊尼龍作小小的掩蓋。大家都關心著他們當天情況怎樣 ?能否有地方躲避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當天的雨那麼的大,又一城的天花板都擋不住而穿了,黃大仙地鐵站亦瀑布似的,那區區幾塊單薄的尼龍又怎能令無家者安心的在住處好好休息 ?
在派飯聊天的過程中,一個特別深刻的畫面 :看見一位朋友睡的只有一塊蓆,旁邊有兩隻收養的流浪狗。她把我們派的飯分兩塊雞肉分給兩隻狗,然後自己吃剩餘的。問她大雨當天有否到中心暫避,她說她要照顧兩隻狗,所以,即使危險、被雨打著都要留在住處看守他們。
「施比受更有福」。她,比我們付出的更加多,更勿說是讚好付出的一秒。
可能有人會疑問︰「有很多的無家者有活動能力,大可以找工作維持生計,會否是我們派飯行動助長了他們露宿情況、依賴了我們提供的食物?」、「長此下去,能夠解決問題嗎?」
其實,無家者很多都有工作能力,奈何他們大多只有打散工,連租數千元的劏房也沒有能力,所以只能露宿街頭。他們有的申請公屋,但等了八年還沒上樓,有些露宿者沒有通訊地址及聯絡電話,申請困難重重。正如俗語云: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
經歷數次行動,在他們臉上,雖然我們感受到無奈,但同時亦感受到知足、堅持和愛心。大家,請放下滑鼠,一起行動吧!
***呼籲***雨季快到,如有用完不要的膠BANNER,請捐給我們,用以送給有需要人士,作為當風雨之用,謝謝。聯絡方法︰Oscar (電話68022838)email : hkdreamwalker@gmail.com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3月行動分享





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基本的聆聽,往往都會被遺忘或者忽視。每次行動,希望可以再行前多一步,去了解別人內心的說話,以及感染更多不同年齡及階層去踏出第一步,聆聽社會不同的聲音!

這次行動中,有中學生、大學生、社工及記者等,或許大家素未謀面,但給與一種特別的感覺,或者大家保持同一個想法︰社會上有什麼事漸被遺忘,而又不能視而不見?

大家由互不相識,到分成兩組與無家朋友交流分享,最印象深刻的,係一班中學生與婆婆交流既時間,學生們都好有耐性,中間或許有些言語溝通阻礙,但學生們都樂意理解婆婆每一句說話,雖然不知道他們會明白多少,反正婆婆係越傾越開心,開心到連飯都忘記吃,大家都樂在其中。

每一次行動,不只單單派飯,而是感染不同既人,走出一步,了解身邊既事,就是行動的意義了。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2月15日 橋底下的一幀遺照

 
 
經歷寒冷的一星期,我們上周六再次出動,參加人數超過50位,深水埗天橋底變得熱鬧起來,等候取飯盒的人龍不遠處,擺著一檯香煙、生果和一幀遺照。原來在上月一個氣溫只有11度嘅清晨,一位越南無家者冷死在尼龍床上
 
跟長期關懷露宿者的林牧師傾談後得知,原來他的名字叫丁輝盛,在港舉目無親,經過80年代難民潮留居香港,家已離他遠去。

像丁輝盛一樣,露宿通州街天橋底的越南,為數有20至30人,究竟在11度的低溫下,他們是如何捱過的呢?雖然當氣溫低過12度,政府有避寒中心可供他們暫住,不過有露宿者說,避寒中心每天有服務時限,朝早8:30後就要離開。
 
 
當你由寒冷的橋底入住避寒中心,再走回橋底,當中的溫差令人難以承受,很易冷病,所以有露宿寧願長居橋底捱冷,也不願離開。然而,死神就在他們身體最脆弱的時候,悄悄來襲。

越南難民學識不高,難找工作,往往靠走私煙及毒品等方式賺錢,離世的丁輝盛,其實剛出獄不久,寒衣都放在朋友家,還未取回。上周日,他的太太、子女及妹妹由外國來港,出席悼念儀式,在生命終結時,才可與摰親「見面」。這些藏在鬧市黑暗角的貧窮故事,你願意了解多少?
這次行動專注跟參加者及無家者交流,甚少拍照,唯有以文字作記錄。
下次派飯行動日子︰3月22日(六)
***想參與的朋友,請密切留意團體活動消息

知多啲︰

1975年,越戰結束,由共產黨執政的北越統一全國;不少越南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及南越軍官,統統冒死走難。1979年,英國宣佈香港為第一收容港,暫時收留越南難民,讓他們在此等候其他西方國家接濟;此後廿五年,香港先後收留了廿萬難民。直至2000年,政府宣佈讓未能移民的越南人申請居港權,並解散望后石難民中心,讓他們融入香港社會,越南難民問題至此似乎畫上句號。(資料來源︰蘋果日報)